帐篷里“下雨”,并不是帐篷漏了,而是帐内结露。
帐篷里的露水,就像户外磨人的“小妖精”。
早上起来,山友老张发现帐篷里在滴雨。
老张在睡梦中惊醒。
起身一看,老张发现自己的装备被水浸湿,帐篷内壁挂满水珠。他有些疑惑,帐篷里的水从何而来。
帐篷里的装备都变得潮湿。
老张带着疑惑下山,在小饭馆里吃饭,他买了一瓶冰镇可乐,他发现从冰柜里拿出可乐后,可乐瓶子上起了一层水珠。当饭菜上桌时,老张发现眼前一片模糊。
老张在小饭馆的遭遇。
老张帐内湿身,可乐结露,眼镜起雾,其实是同一种现象,同一种原理,叫做冷凝。
帐内结露,原理和眼镜起雾,以及可乐上起水珠是一样的,皆为冷凝现象。
冷凝的原因
帐内结露、冰镇可乐上的水珠,以及眼镜起雾,都是因为冷凝。
冷凝产生原因——冷凝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水珠。
水蒸气是由一个个水分子组成的,它们十分燥热,会找凉快的地方降温。当水蒸气遇到低温物体,便抱在一起,成了液态水珠。这就是冷凝。
老张所遭遇的帐内结露,是水蒸气遇冷后,凝结形成的水珠。
冷凝原理。
帐篷里为什么有水蒸气——在帐篷里,呼吸是水蒸气最主要的来源,一天的时间内,人体通过呼吸会排放将近一升水。同时,帐内烹饪,潮湿装备,门厅植物,和自然界的雨雾都是水蒸气的来源。
帐篷里水蒸气的来源。
冬季冷凝——冬季露营,早上起来帐内会结霜,这也是冷凝现象。
在温暖季节,水蒸气会凝结为水珠;在夜间温度达到零下的环境,液态水珠会进一步凝结成固态的霜。
温度更低些,帐内的露水就变成了白霜。
明白了帐篷里“下雨”是因为冷凝,老张开始学习如何战胜冷凝。
抗冷凝大法
经过一番研究,老张明白了冷凝的原理和处理。
首先,水蒸气遇冷就会结成水珠。其次,帐篷里呼吸会产生大量水蒸气。最后,帐内温度高于帐外,所以水蒸气遇到帐篷内壁会形成水珠。
因此要避免冷凝,可以采用两大手段,第一,通风把还没遇冷的水蒸气吹走;第二,减少水蒸气的产生,水蒸气减少冷凝自然减少。这是抗冷凝的两种手段。
老张学习如何抗冷凝。
在此基础上,老张总结了抗冷凝的六大方法。
大法一:打开门厅
如果在门厅烹饪,帐篷里会包含大量水蒸气,帐内烹饪时打开门厅,水蒸气就可以被排出去。如果放任不管,就会在帐篷中冷凝。
由于门厅的环境相对封闭,烹饪烧水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很难逃逸,于是只能在帐篷内壁凝结。
烹饪时打开门厅,水蒸气就能跑到帐外空气中,帐篷里的露水会大大减少。
打开门厅烹饪,帐内结露就会减少。
第一种方法只是排出了水蒸气,但如果你的营地十分封闭,水蒸气也难以排出。此时,就需要第二种方法
大法二:选开阔营地
如果你把帐篷扎在封闭的环境中,空气流动性差,水蒸气会很难散开,天还没亮你就会被露水打醒。如果在开阔的营地,通风环境更好,水蒸气可以及时被风吹走,防止冷凝。
封闭环境,水蒸气不能及时被风带走,只能在帐内冷凝。
选择开阔的营地,有充分的空气流通,才能最终躲开露水。
通风良好的营地,水蒸气也被及时带走。
即使在开阔营地,如果没有风,在帐篷里还是会积累水汽。此时,更好的办法是加强通风。
大法三:增强通风
在寒冷的冬季,你可能觉得不会冷凝。但是冬季也需要保持帐篷通风,因为帐篷里的热量会加速水蒸气的运动,冷凝会变成结霜。
如果在寒冷的冬季,你在封闭的帐内使用加热装备,水蒸气会更频繁地运动,最后凝结在帐篷内,一夜过后,帐篷内侧会起一片白霜。
加热装备进一步增加了帐内外温度差,使水蒸气更容易凝结。
因此,即使是寒冷季节,也需要保持通风来防止冷凝。
通风可以及时排出水蒸气。
如果在炎热的夏季,你甚至可以去掉外帐,只使用内帐。
内帐具有纱网空隙,水蒸气可以直接通过,只使用内帐,可以实现最佳通风,水蒸气可以完全逃逸到帐外。
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,不妨只使用内帐进行露营,这样可以彻底避免帐内结露现象。
只使用内帐可以根本上避免冷凝。
只使用内帐的方法只适合温暖的季节,如果你在冬季露营,避免冷凝就得采用第四种方法。
保持通风是抗冷凝最基础的技巧,但并不够。更进阶的技巧是从源头上减少水蒸气产生。
大法四:避开植被
如果营地植被丰富,水蒸气会弥漫在整个环境中,甚至门厅中也会有大量植物,它们源源不断地(逸富国际)产生着水蒸气,会带来严重的冷凝。扎营时,不要选择植被茂盛的区域。
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产生大量水蒸气,造成冷凝、
扎营时,选择植被稀疏的干燥地带,可以源头上减少冷凝发生。
干燥地面扎营可以减少露水。
掌握大法四,你可能会避开植物扎营,但这还不够。有的水汽,可能直接来自广阔的水域。
大法五:远离水边
水体随时都在蒸发,河边湿润的土地上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,它们进入帐篷就会带来冷凝。因此,远离水边扎营,也是从源头上杜绝冷凝。
离水源地太近的营地也会有大量水蒸气。
扎营时,与水边保持距离可以减少冷凝的产生。
远离水源扎营可以减少冷凝。
也许你远离了水边扎营,但是当下雨时,你可能把潮湿的装备带入帐篷里。此时,预防冷凝需要第三种进阶技巧。
大法六:处理潮湿装备
潮湿的装备会一直蒸发产生水蒸气,如果你把潮湿的装备带入帐篷中,相当于为冷凝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湿袜子、湿衣服如果随手乱扔,一段时间后,帐篷内壁就会产生很多水珠。
潮湿装备里的水分会不断蒸发,在封闭的帐篷里形成水珠。
露营时,如果有潮湿的装备,尽量在入睡前晾干。如果无法晾晒,就用防水袋密封起来。清洗过的餐具则擦干后放在门厅。这些方法都可以从源头上阻止冷凝发生。
潮湿装备的正确处理。
如果你同时做到了通风和减少水蒸气,已经基本掌握了抗冷凝大法。
但在很多情况下,冷凝仍然不可避免。比如空气湿度太大,或者营地条件十分有限。
已经“湿身”后,你需要及时地处理冷凝水。
“湿身”处理办法
帐内已经结满大大小小的水珠时,也不用太担心,如果天气晴朗,早上起来晒晒就好。如果阴雨连绵,就擦干水珠继续上路。
晾晒——晾晒可以很快干燥帐篷和潮湿装备,还能防止湿气导致帐篷发霉。
晾晒可以从潮湿回到干爽。
擦拭——擦拭帐篷内壁水珠则更为方便快捷,露营时常备一块速干毛巾可以解决露水烦恼。
擦拭是解决冷凝水的好办法。
写在最后
冷凝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,不用过于为帐内结露而烦恼,懂得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理,便能心情愉悦地行走山间:
水蒸气遇冷凝结导致帐内结露。
抗冷凝的基础方法是通风,帐内烹饪打开门厅、好天气只用内帐、选择开阔营地都可以做到通风。
抗冷凝的进阶方法是减少水蒸气产生,扎营时避开丰富植被、远离水边扎营,及时处理潮湿装备都可以减少帐内结露。
冷凝水产生后,晾晒、擦拭都是解决烦恼的办法。
远离冷凝后,老张终于可以睡个干爽的安稳觉。
你遇到过帐篷里“下雨”的状况吗?
露营是一种短时的户外生活方式,为了工程、军事、测绘、旅游等而特设临时的户外驻扎区,包括营帐、草棚、车房等简易形式的短时户外居住营所,军事露营往往有复杂的构造,细分为生活区、食宿区、通讯区、指挥区等等,而旅游上多采用更方便小巧的户外装备,达到户外休整娱乐的目的。
什么样的露营方式适合你
长途跋涉有时候不得不在野外露营,复杂的户外环境,较高的昼夜温差,为了在能睡个好觉,保障自身安全露营一定选择适合自己的。
帐篷露营
帐篷露营是野外旅行、登山探险等各种户外活动的主要宿营方式,也是值得积极提倡的宿营方式。它的特点首先是最贴近自然,没有什么方式比睡帐篷更加贴近大自然了,想想你身下就是大地而不是什么席梦思、钢丝床及水泥地,打开帐门就是自然界的一切,没有任何混凝土建筑遮挡你的视线,这才是真正的回归自然;其二、它是随遇而安的家,只要脚下有三平方米的平地,就可以扎下一顶足够二人而居的“家”,而一顶最轻的帐篷仅1公斤左右,只要有它在身旁,就有了遮阳、避风避雨的屋了,还可以帮躲避风雪、寒流等,它是我们野外旅行的亲密伴侣,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安心的旅行;其三是经济的宿营方式,在外旅行,最节省住宿费用的就是住宿帐篷,可以算一下:一顶好的帐篷应当在450元左右一顶(可住3人),爱惜的使用至少可用50次(晚)以上,那么一次的人均成本仅为3元左右,3元一晚的房费了不是很便宜吗,因而住宿帐篷既划算又卫生。
住宿溶洞
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野外,常可见到各种形式的山洞,旱洞、水洞、穿山洞、复合洞等。住宿溶洞是野外旅行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,我们的祖先就是从住宿溶洞开始了新的地面生活,可见住宿溶洞是安全、方便、温暖、避风避雨的好地方,住宿溶洞应当注意以下几点:
通风:首先要察明该洞是否是通风的溶洞,而不是一个死洞。保持空气的流通很重要的,可以点一支香烟察该洞是否通风,只要烟向洞中或洞外单向的飘动即说明此洞是通风的。
浅住:洞多是比较深的,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最好将营地安排在距离洞口较近的地方,以方便撤营及转移。
水情:在确定一个溶洞可否住宿时,应先弄清此洞的水情,多数的溶洞都有流动的地下水在活动,有个别的地下水水情复杂,尤其在雨季就更应当注意,选择的住宿地应当干燥,上无滴水。
其他在溶洞住宿应当注意:不少的溶洞多有蝙蝠、燕子等动物栖息,因而入洞住宿最好少惊动它们,或者换一个洞。如果对洞穴探险没有经验应当在洞中少活动,单人活动应当禁止;在洞中住宿可以不用支搭帐篷,只需铺上各种睡具即可,如果有蚊虫可以烧烟驱赶。
露天宿营
露宿是对我们野外生活的一种锻炼和考验,同时也是一种难得地生活体验。在没有雨水、大风、风雪及霜的天气,完全可以试试在露天下露宿的方式,不用支搭帐篷等任何遮挡物。露宿可以选择一块大树下,铺上塑料布、防潮垫,再放上睡袋,睡袋上可以再罩上一块塑料布,或者在睡具的上方简单的挂一张防雨布,露宿主要的问题就是防露水及蚊虫的侵袭,可以在睡袋的头套处罩一层纱网,以防蚊虫,或连夜的烧烟火,燃烟可以防止霜降,减少露水,在一些农村可以看到农民这样做为减少霜降。当然,雨季、冬天就不要露宿。另外,注意不要在水边、草木密集的地方露宿,那些地方蚊虫多,也不安全,同时,在露天露宿一般气温比帐篷里低5度左右,故要多加衣物,以防着凉。
另一种露宿的方式就是用吊床,吊床的优点是不会被地上的动物袭扰(如蛇等爬行动物),并在一些潮湿的地带很适合,用吊床要在睡袋下垫防潮垫,并在吊床上方挂一张防雨布。有一种吊床式帐篷即有防雨蓬,同时还有防蚊虫的纱帐,很适合丛林宿营。